中新网贵州兴义9月16日电 (记者 杨茜 石小杰)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编制的《RCEP框架下山地旅游合作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6日在2023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式上发布。

《报告》描绘了山地旅游在RCEP框架下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新愿景,将对RCEP国家在山地旅游领域的开放合作与协同发展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

图为2023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开幕式现场的滑翔伞表演。中新网记者瞿宏伦摄

《报告》提出,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协定,RCEP将对全球旅游格局起到深刻的重塑作用。国际旅游最稳定的支撑,来自于国际经贸关系。RCEP在超大规模的跨境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开放式的经贸关系,将对旅游业带来强力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金准认为,巨大的人口基数将在RCEP国家内部产生大规模的国内旅游需求,由此构成世界上少有的大规模国内国际旅游双循环区域。

《报告》认为,发展山地旅游是RCEP旅游经济共同体的核心要务。山地是RCEP国家主要地表形态,RCEP国家集中体现了人类面对山地环境的发展方式,具有深厚的山地特色。山地文明如何存续与发展,是山地旅游如何开拓和创新、也是RCEP国家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RCEP的推动下,在山地旅游的支撑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群和通道织就的旅游网络正在形成。包括中国的长城、故宫,老挝的琅勃拉邦,越南的下龙湾,柬埔寨的吴哥窟,缅甸的蒲甘,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名城,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国家公园,澳大利亚的卡卡杜国家公园,新西兰的次南极区群岛等,都被同一张旅游网络织在一起。

金准说:“在RCEP所赋予的区域发展契机下,各国协作起来,将经贸开放带来的动能充分导入到旅游业中,以开放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引领亚太旅游经济新形态。”(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