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普惠保险市场很“热闹”!进入9月,各地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医疗险加速更新迭代。9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惠民保,近期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保障对象,各地推出了五花八门的普惠保险,如普惠门诊险、普惠学平险、普惠家财险等。
业内专家表示,普惠保险频出背后,反映了各家保险公司都希望遵循惠民保的思路来挖掘和发现新的业务增长点。但这一领域仍然处于市场起步阶段,保险公司应重视这一市场,守护好“惠民保险”的民生招牌。
多类上新
自2020年起,保费低、保额高、投保门槛较低的惠民保迅速席卷全国,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进入今年下半年,普惠保险市场不再只有惠民保一枝独秀,各地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保障对象,推出了五花八门的普惠保险。
具体来说,近期多地暴雨灾害造成受灾地区房屋安全及财产受损,家财险作为有效的风险补偿工具日益受到关注,多地推出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财险,8月17日,南京市新型家财险“金陵好房保”正式发布;8月15日,北京首个城市定制型家庭财产保险“京城好房保”上线;8月8日,上海上线普惠型家财险产品“沪家保”……
临近开学,又到了学平险投保高峰,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今年市场上多了一些普惠型学平险,如宁波的“甬学保”、北京的“乐学保”等。此外,还有广西、湖南、湖北、山东创新推出了普惠门诊险,瞄定消费者日常的门诊需求,参保人在指定的互联网医院线上门诊买药,可以申请报销理赔。
综合来看,除了普惠门诊险,各地推出的普惠型保险基本延续了惠民保的高保额、价格亲民的特点,每年保费维持在上百元左右。以“沪家保”为例,价格定为89元、189元两档,为消费者提供房屋、第三者责任和意外伤害等综合风险保障,保额最高达到230万元。
普惠门诊险则是按照“惠民保的补充保险”思路设计,不同于惠民保的高保额、高免赔额,普惠门诊险一般为0免赔,保额在2万元左右,基本填补了惠民保未能覆盖的保障空间。以“湖北普惠门诊保”为例,价格为99元/年,最高保额2万元,线上买药每次可报销70%的药费。
得益于惠民保的深入人心,各地推出的其他普惠型保险也更容易“吸粉”,以湖南的“普惠门诊保”为例,在参保时间截止前一天,有近20万人投保。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普惠保险概念的提出其实比惠民保更早,但是其他普惠型保险业务的发展规模都无法与惠民保相提并论。
为何今年普惠保险实现了“遍地开花”?李文中进一步分析,普惠保险更多样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惠民保业务发展遇到了天花板,各家保险公司都希望遵循思路来挖掘和发现新的业务增长点。当然,普惠型保险产品多样化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在不同方面的风险保障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表示,大力发展普惠保险,一方面是监管部门长期以来的引导鼓励,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尤其是财产保险公司大力发展非车险业务转型的市场动力。借助惠民保的发展基础,普惠保险得以逐步拓展保障范围。
共同守护
实际上,普惠保险的快速壮大也有其政策基础。去年年末,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曾明确提到,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发展面向各类风险群体的商业医疗保险,发展普惠保险的目标是,普惠保险保障范围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产品体系更加丰富,人均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有效改善。
谈及普惠保险的发展进程,宋占军表示,总的来看,这一领域仍然处于市场起步阶段,保险公司应重视这一市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险种风险因素迥然不同,门诊的高频次、家财事故的复杂性,都将是影响这一类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保险公司应充分认识不同险种的经营风险,做好宣传、运营和理赔服务,共同守护“惠民保”的民生招牌。
李文中也提示,普惠保险产品如何能够保证“惠民性”很重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是普惠型保险业务运营所必要的。其次,普惠型保险产品如实“普惠”也同样很重要,保险公司在开发设计普惠型保险产品时对某一种业务应该提供多种保障方案供消费者选择,以保证普惠性。此外,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设计前期工作要做扎实,保证条款的严谨性;否则,普惠型保险业务规模做大了后纠纷会大量出现,也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给保险公司带来经营风险。
根据《意见稿》规划,2025年,不但要基本建立普惠保险政策制度、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保障范围和覆盖面不断扩大,还要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备,产品体系更加丰富,人均保障水平得到持续提升,服务的满意度和便捷性有效改善。
那么,未来的普惠保险市场将走向何方?又是否能复制惠民保的“爆红”?李文中预测,未来各地肯定会有更多的普惠保险产品推出,但很难有新的产品实际市场效果和社会效果能够与惠民保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