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讯 (实习记者 贾润梅)8月22日,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完善高效协同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等重点任务,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等9个未来产业,加快标准化“领航”布局。
新产业是指应用新技术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征,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标准化在推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范书建介绍,《实施方案》旨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并通过建立和完善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以标准引领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范书建介绍说,《实施方案》以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和抢抓未来产业发展先机为目标,以完善高效协同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为抓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8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9大未来产业标准研究,引导企业拓展高水平国际标准化发展新空间。
《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加快形成;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成果的比例达到60%以上;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培育先进团体标准300项以上;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0项以上,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支撑和引领新产业国际化发展。到2030年,满足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新产业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标准引领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更加显著。到2035年,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开放融合的新产业标准化工作体系全面形成。
“《实施方案》将协同推进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实施,强化国际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完善新产业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范书建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