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青海省西宁市市场监管局以创新监管方式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信用”监管新模式,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健全机制为出发点,持续凝聚双随机抽查监管合力。一是统筹决策坚强有力。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及时调整联席会议成员和联络员,组织召开联席会、推进会、培训会,研究部署监管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统筹制定年度抽查计划,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纵深推动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二是“一单两库”不断夯实。依据法律法规和权责清单,全面梳理认领市本级抽查事项211项,分级、分类、分领域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149个,实行动态管理;持续完善执法人员名录库,将所有参与“双随机”监管的1047名执法检查人员按照执法资质、业务专长进行分类标注入库。三是计划合理全面覆盖。统筹制定部门联合和本部门年度抽查计划,对涉及多个部门且同一领域同一检查主体的抽查事项,纳入部门联合抽查计划,2023年本部门抽查计划182批次,涉及34个部门182项抽查事项,部门联合抽查计划63批次,涉及26个发起部门、27个参与部门、42个领域174项抽查事项,实现抽查事项全覆盖、常态化。

以风险防控为切入点,科学优化分类等级精准发力。一是精准画像智能预警。按照企业信用风险分类青海特色通用模型指标体系,全量归集企业信用风险信息,推进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自动运算风险分值为企业精准画像,进而实施以更精准的“管”促进更高水平的“放”,体现信用价值,凸显信用红利。二是风险等级科学划定。在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力度的基础上,科学划定风险分类等级,对全市7万余户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划分为A类39601户、B类23305户、C类6935户、D类1016户,将分类结果与各成员单位实时共享,为实施差异化监管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三是运用结果高效监管。按照差异化、精准化监管的要求,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合理确定每个领域抽查比例和频次,有针对性地实施抽查检查。目前,共抽查高风险企业141户,占高风险企业总数的13.88%;较高风险322户,占较高风险企业总数的4.64%,一般风险1006户,占一般风险企业总数的4.32%,低风险328户,占低风险企业总数的0.83%。

以提质增效为着力点,严格规范执法检查工作程序。一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组织各单位对规范建立“一单两库”、制定抽查任务、录入检查结果等内容进行操作实务培训5次,编制操作指南、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工作手册,并充分利用工作群进行答疑解惑,实时指导解决遇到的问题,实现随机抽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随机抽查配合到位。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对登记备案事项、电影放映单位、农资市场等经营行为开展部门联合和本部门抽查检查,共认领省级下发抽查检查任务2次,检查对象12户,发起部门联合抽查任务33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294户,本部门抽查检查144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1969户,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三是闭环管理有机衔接。制定随机抽查工作方案和随机抽查指引,明确工作任务,规范抽查流程,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采取后续处理措施,对涉嫌违法违规的及时移交办案机构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置,防止监管脱节,促进了“双随机”抽查与后续监管的有效衔接。

西宁市将坚持全面覆盖、规范透明、问题导向、协同推进的原则,牢牢把握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新要求、新标准,以补齐短板为突破口,重点将“‘两库’管理细化、抽查方案深化、随机监管差异化、闭环处置固化、宣传培训强化”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走深走实,力争在监管方式、监管质量、监管效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努力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