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起杂交水稻,人们多会想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其实,1930年前后,一位比袁隆平年长42岁的岭南科学家就已开始进行杂交水稻试验。这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就是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丁颖,他被业内公认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丁颖出生于1888年广东省高州县(原茂名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中国首位用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成功育成新品种的稻作学家。
1906年,丁颖从私塾考入县城的高州中学,决意报考农科,“要使吃不尽苦头的农民与现代科学发生联系”。在这一理想的支持下,丁颖刻苦学习,于1910—1919年、1921—1924年先后约12年间赴日留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丁颖等东京留学生上街游行,遭日本军警血腥镇压。丁颖心情气愤、家境拮据之下辍学回国,后因不满当时官场习气,再度赴日),1924年获东京帝国大学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回国。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长期致力于收集整理丁颖的相关资料。2013年,他在日本东京大学档案馆发现丁颖完成于1924年的日文本科毕业论文《米的品质的比较研究》,以16开大小的铅笔手抄本形式被校方精心留存,这证明丁颖当时的论文已得到相当的重视)
1934年,丁颖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中山一号”;1936年,丁颖又选育出每穗可产稻谷上千粒的人工杂交水稻品种“千粒穗”,轰动了整个东亚稻作界。
日本农史学家渡部武教授1989年在主编《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时,首次称丁颖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中国的稻作起源》收录了丁颖的一项重大贡献,就是他于1957年发表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丁颖在该文中明确提出人类栽培稻种起源于中国南方,并在文中澄清了一些错误说法,如:
1928年,日本学者加藤茂苞等人撰文把栽培稻分为日本型和印度型两个亚种,认为中国的栽培稻部分来自印度,又称在中国栽培了数千年的粳稻为“日本型”等。而丁颖通过查阅大量古农书,并结合自己20世纪20年代就在我国华南热带地区发现有多年生野生稻的事实,经过多方研究,最终认定:我国多年生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种的祖先,而中国栽培稻种则起源于华南。
丁颖认为,2100多年前,我国古籍中就已明确地从米质的“粘与不粘”出发,记载了粳、籼两大类型稻种的地理分布和特征特性。他将日本人划分的日本型和印度型改定为粳亚种和籼亚种,指出日本的稻种是由我国传过去的。这些结论后来都得到了国际公认。
丁颖在生命弥留之际,说了一句话:“我这辈子都没有懒过。”
抚今追昔,这位勤勉爱国、鞠躬尽瘁的杰出科学家值得我们长久追念。
广州“报馆街”——中国报业发祥地
鸦片战争前夕,西方人在广州十三行地区创办多种报刊,这里便成为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地。其后,办报中心在这片区域内不断迁移,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迁移到位于广州西关(现荔湾)的光复中路一带,光复中路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报业集中地。
因为离沙面租界不远,物流方便,所以,许多报馆的编辑、印刷、发行及相关人员的吃住行逐渐集中于此。就此,以光复中路为中心的繁忙报业街区渐渐形成,俗称——“报馆街”。
光复中路现属广州市荔湾区,这条南北走向的街道承载着中国近现代报业荣光,承接近200年前邻近十三行商馆区及后来沙面租界区的办报传统。其在1938年前后已是报馆、印刷厂、发行所林立,各式运报车在这片街区如潮水般聚散。如今,这里往来的大多是与报业无关的普通商贩,空气中已不复当年纸墨香……
乍看之下,这是一条有点破旧的老区旧街,南向行驶的单行道经常因车辆违停而有点堵塞,只有柏油路面和人行道上的地砖是新铺的。两边大多是两三层高的旧楼房,沿街一楼是五金店、维修店、粥粉面店等,招牌五颜六色,电线杆横七竖八。
沿着人行道行走,时不时会看到一些人家门口墙上嵌着黑底金字说明牌——“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或“广州历史建筑”下,写着“《西南日报》报馆旧址”“《中正日报》旧址”“《民声日报》报社旧址”“新中国印刷厂旧址”……有的旧址是简陋的西关民房,甚至还保留着木趟栊门;有的是中西合璧的旧水泥建筑,立柱门面、圆拱屋顶、满洲窗,虽然墙体斑驳脱落,仍透出一种鹤立鸡群的不同凡响的气质。
《群声报》旧址马路正对面居民房的一位住客告诉记者,这栋水刷石、西式柱式的四层建筑常年大门紧闭,应该早就没有人住。走进《西南日报》旧址所在楼房,沿着锈迹斑斑的陡峭的镂空铁梯上行到二楼,楼道光线昏暗,两边格子房房门紧锁。
长寿路呈东西走向,与南北向的光复中路呈正十字交叉,红色《救亡日报》旧址就在交叉路口的长寿东路上。《救亡日报》旧址是一栋三层灰色水泥建筑。据许瑞生《广州昌兴街出版往事寻踪》一文所述,当年楼下是发行部,二楼是编辑部,三楼一部分堆存报纸,一部分作同仁宿舍。如今,一楼是珠宝店,二楼、三楼有人居住,已换上新铝合金窗,窗帘低垂。很难想象,如此不起眼的老街曾经走过郭沫若、夏衍、欧阳山、草明、司马文森、黄新波、钟敬文等风云人物。
据《荔湾区志》记载,民国时期西关有130多家报社,占当时广州全部报社的半数以上。而据最新调查,自清代以来仅“报馆街”区域就存在过63家报馆、12家印刷厂,出版的报纸大致包括商贸信息、革命思潮、生活大众三大类。其中,《七十二行商报》上刊登很多商贸广告;《越华报》面向生活大众,是较早做卫生宣传和女性形象宣传的报纸之一;还有一些报纸倡导革命思潮,如《救亡日报》就以抗日宣传为己任。
“报馆街”,承载着一个逝去的时代……
内容简介:
由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与羊城晚报社创办的《岭南文史》专栏,自2018年10月面世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发展成一个活用文史资料、推动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一个权威研究者发声的渠道,一个文化主管部门及全省文博机构、专业协会倍加关注的综合资源平台。
在上述各方的期待和助力下,羊城晚报社将该栏目近一年来所发表的内容再次汇集为《岭南文史拾贝——广东省政协特约专栏文汇(第四辑)》出版。本书从“名家与南粤”“名人故地”“南粤老字号”“共青团百年寻踪”“文博今昔”五个系列入手,积极探索文史资料与文化传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的新途径,让众多珍贵史料乘着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粤港澳共筑人文湾区的东风,重回当代视野,提升公众的文化自信,为今人接续传承、厚积深耕岭南文化的事业集一捧珠贝。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供稿 | 姚纪芳
编辑 | 廖文静
来源 | 羊城晚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