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蒋璟璟

8月,旅游“最火暑期档”如约而至。但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摇身一变成了商业街!在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一些建筑被“改头换面”,危及到院落安全。不仅参观区域受限,消费门槛提升,一些经营餐饮的商家甚至改变院落古建筑的风貌。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中竟然加盖了两间日式小屋,赵氏祠堂的入驻商家把古建房屋结构的棱角磨平了,这种种私搭乱建行为让古建专家大呼心疼。

评价一个古城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大致会基于文化与商业两个维度。“焕然一新”的天水古城,此番之所以招致了公众以及媒体的广泛批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显然在于其激进的商业操盘,凌驾于了“文物保护”的本义之上,从中透出的强势、错乱之感,让人反感。就建筑风格、结构布局、美学符号与功能定位而言,当地某些重金打造的古院落可谓面目全非。这种狭隘迎合市场、人为割裂传统的“古城更新”花式整活,注定吃力不讨好。

当下的旅游市场和消费场域内,并不缺光鲜亮丽的“古城商业街”,缺的反倒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古街”“古镇”“古院落”。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前些年风行一时的“仿古复建”文旅建设模式,近年来加速退潮。这一现象的背后,恰恰传递出,公众对于“古物”“古意”“古风”的认同越发苛刻。在此语境下,所谓“修旧如旧”就不仅仅是文保的专业追求,也泛化为了古城开发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是大众的期许,并且关系着最终的认同与买单意愿。

天水古城堪称“毁容式”“换脸式”的抢救与复活,属于典型的借“壳”而失魂。其中的一批古院落被“魔改”,除了外在的轮廓仍存,内里的实质全然被掏空。应该说,这种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手法,更像是会所、私宅的“装修”路数,将其用在文保院落身上,着实是格格不入。古院落作为历史载体、传统文物,有着深刻的公共属性,这就意味着公共规范、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始终应优先考虑,任由商业利益、商业创意主导“修缮”,无异于灾难。

诚然,天水古城的古院落整体文保级别相对不高,这意味着其“改造再利用”的操作空间更大。但,这种“操作空间”,绝不意味着就可以毫无顾忌、任意妄为。包括天水古城项目在内,很多古城日常运营,最底层的商业模式,就是物业租赁:财政出钱进行大体修缮,交由平台公司整体运营,最终分租给个体商户“精装营业”。应该说,这个产业链不长也不复杂,可恰恰由于几个关节的失守,就可能导致终端业态的重重乱象。

近9亿修出面目全非,天水古城的失败案例教训深刻。但凡古镇运营和文保事业常态化深度捆绑、混为一谈,两者间未曾建立起刚性的利益隔离墙,那么前者对于后者的渗透与侵犯,或许就很难杜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