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修彬

“工作就应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我不求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求在平凡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中国工商银行松原分行前郭支行王忠诚经常说的一句话。

王忠诚连续多次被评选为中国工商银行“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金融十大青年岗位标兵、全国金融十大青年岗位能手、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松原市劳动模范、工商银行吉林分行首届大行工匠、金融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相关资料图)

勤奋钻研、努力开拓

2017年,王忠诚带领团队创建了工商银行吉林分行首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工作室积极秉承工商银行“工于志诚、行以致远”的企业文化精神,严格执行银行业协会“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服务管理工作要求。

工作室创建的主旨思想是实现示范引领、人才聚集、创新攻关、培育传承四大功能。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规范文明、立足本职、自我监控、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为工作理念,确立了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思路。创建的重要意义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创新活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带动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提高工商银行社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坚持创新、硕果累累

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更好履行服务实体、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工作室设立了金融服务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乡村金融创新、民族特色创新、板块联动创新等10余项创新课题,通过研判如何更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如何打破县域支行面临的营销壁垒,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体现工商银行的大行担当,如何更好为广大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优质便民服务促进民族融合。目前创新模式经过推广和应用已初见成效。

2021年,工作室根据前郭县县域经济特点,提出了“走遍前郭”乡村金融创新项目,积极深入开展乡村金融知识普及项目、联乡挂村帮户项目和红色青年志愿者项目。工作室积极满足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智慧农业建设、农业科技提升等领域的多样化融资需求,创新支持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创新工商银行的乡村金融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发展和推广农村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拓展工商银行对广大农村市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精准滴灌“三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经过运作,与15个乡镇达成合作意向,成功营销乡村经济合作组织20余户,并为多家粮食加工企业及种植合作社投放普惠类贷款3000多万元。

2022年,为进一步发挥国有大行在全面推进松原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积极作用,促使本地区和本单位各民族团结工作稳步推进,工作室通过与少数民族共同学习的形式,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产生活中,以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契机,以发展业务工作为抓手,广泛开展各类活动,在“查干湖冬捕日”这天,同各少数民族员工举办活动,通过各种活动汇集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

树立旗帜、示范引领

工作室创新出“三传四带”等特色教学体系,即传知识、传技能、传经验;带执行力、带凝聚力、带战斗力、带思想力;用新时代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员工学技术、练本领、树形象、作贡献。

工作室激发青年员工学习兴趣,使大家在今后的岗位和职业生涯中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同时工作室定期走基层下网点,帮扶困难网点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后召开专题会议,结合网点周边资源优势,制定专门的培训课件,累计下沉培训达25次,帮助4个网点摆脱低效网点。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内部管理、宣传打造、作用发挥、社会影响等方面收效明显,基本达到了“对内鼓励先进、引领示范,对外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的预期成效,拉近了工商银行与客户的距离,有效提升了工商银行的社会美誉度和客户信赖度。同时,劳模品牌效应在行业内也逐步扩大,已经成为工商银行优质服务的播种机、业务营销的突击队、金融创新的试验场和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根据地,大批优秀青年、业务骨干在工作室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明显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