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多名游客疑被不明鱼类咬伤 专家:可能是鳗鲡类、鲀类
央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记者刘一荻)8月17日,广西北海侨港浴场管理处发布通告称,8月16日下午,有游客在侨港浴场下海时疑似被不明鱼类咬伤,具体原因正在全力调查中。目前侨港浴场的一切涉水活动已暂停。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宁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师方增冰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咬伤游客的鱼类可能是鳗鲡类、鲀类,领地意识很强,牙齿锋利,具有一定攻击性。
记者:从伤口形状等判断,这次咬伤游客的可能是什么鱼或海洋生物?
(资料图)
宁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师方增冰:根据现场视频和伤口情况来看,这次咬伤游客的鱼类像某些底栖类肉食性的鱼类。它们主要生活在岩礁、砾石底质为主的海域,它们的领地意识很强,可能人类的活动会影响到它们的生活,所以具有一定攻击性。从伤口形状来看,这一生物牙齿锋利,会造成大面积的创伤。所以我个人判断,咬伤游客的海洋生物像是鳗鲡类的鱼类,比如海鳝、海鳗,也有可能是鳞鲀类、东方鲀类的鱼类。
记者:近期,很多游客会选择前往海边游玩。在海边,哪些海洋生物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威胁?
宁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师方增冰:我国近海的大部分地点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从具体分类来讲,一些爬行类生物,如海蛇是带有毒性的。部分鱼类,如俗称“狮子鱼”的蓑鲉是有毒性的,魟尾巴上的尾刺是有毒性的。还有一些常见鱼类,如褐篮子鱼(俗称泥猛鱼),它的背鳍是有毒性的。另外,刺胞动物如水母、海葵等,它们的“触手”会分泌毒素。还有一些软体动物也是有毒的,例如芋螺(又称鸡心螺)。这些海洋生物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如果人类触碰或是侵扰它的领地,它会对人类发起攻击。
除此之外,有些海洋生物本身带有毒素,不能食用,如河豚、正直爱洁蟹、绣花脊熟若蟹等。其实,很多有毒的海洋生物长相特殊,或自带警戒色,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当注意,不要食用,也不要去惊扰它们的生活领地。
记者:在海边游玩需要注意什么?
宁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师方增冰:首先,注意潮汐的变化。退潮的时候可以去海边游玩,涨潮的时候需要尽快返回安全地点。
陌生海域、海底等情况不熟悉的地方尽量不要去。一般情况下,对外开放的、管理完善的海区、浴场区等地,海底平坦、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问题不大。
穿戴方面。在海区下水的时候,可以选择穿着包裹面积较多的泳衣。否则很有可能会被水母蜇伤,导致身体出现红肿、红印。另外,海边的岩礁上可能会长很多的藻类,会让岩石变得非常光滑。因此在岩礁上蹦跳、穿拖鞋行走是不可取的。
记者:被海洋生物咬伤或蜇伤,第一时间应该如何处理?
宁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师方增冰:水母蜇伤在海边较为常见。千万不要用淡水或酒精清洗擦拭,以免刺激刺丝囊进一步释放毒素,加重伤情。应迅速用干毛巾或衣服沿着一个方向擦拭。另外如果被咬伤或蜇伤的伤口面较大,或被腐败的虾、蟹类划伤,建议及时就医,并说明受伤地点(海域)和受伤原因。因为海水中有些细菌毒性较强的,如海洋弧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