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街上来往的行人都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启最强“防晒模式”。高温、阳光、出行等一系列要素加快了防晒服市场的发展。

  国内防晒市场“朝气蓬勃”

  防晒似乎一直是夏季的重要关联词之一。随着消费者的防晒意识不断增强,防晒市场发展至今仍在持续扩张。除了常见的防晒霜、遮阳伞、遮阳帽外,还有防晒服、防晒口罩、防晒冰袖、防晒腿套、防晒袍等产品都在逐步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必备防晒单品。这其中防晒服成为了今年备受推荐与关注的防晒装备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魔镜市场情报监测的数据来看,近五年来,天猫淘宝防晒服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销售额和销量都呈现增长趋势,同时商品均价也有所上涨。伴随消费者对皮肤健康和防晒的关注不断增加,防晒服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服饰市场稳中有升。从此前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防晒服增长潜力十分突出,且功能时尚兼备。我们也可以从品牌动态中看到,波司登、骆驼等品牌均已开始选择拓展布局防晒服市场。防晒服市场的前景可以说十分乐观。

  未来,随着防晒服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会更加严格。除了防晒服的适用场景会愈加多元化外,消费者对高品质、高防护性能的防晒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2023年1-5月天猫淘宝销售数据来看,300元以上的防晒服同比增速高达418%,代表品牌如波司登、安踏等,通过级防晒功能和推出高价位的防晒服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品牌的创新力和差异化将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品牌将通过创新设计、高品质材料和功能性特点来争夺消费者的关注和市场份额。

  市场频现“黑科技”防晒服

  我们注意到,一些电商平台上的防晒产品类型多样,颜色和款式丰富,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而其中更有不少商家为自家产品贴上了“玻尿酸保湿”“驱蚊”“抑菌”“纳米级防晒纤维”“木糖醇”等五花八门的标签。

  部分商家甚至宣称“面料含有玻尿酸,具有保湿作用”,又或是玻尿酸防晒服可以达到“保湿防晒二合一”“内保湿外防晒”“与肌肤摩擦,水润感直达肌底”等效果。还有商家在店铺宣传语中写道“产品采用木糖醇凉感原纱,上身可立即感到‘降温5摄氏度’”“驱蚊防晒衣,在防蚊虫方面实测趋避率达97%”……千奇百怪的标语背后是动辄成百上千元的价格。为了更好更快地吸引消费者,商家似乎正拼命想在防晒的面料创新上挖掘出新的卖点。

  由于消费者对于防晒服面料等相关“黑科技”的了解并不全面,且消费者自身无法进行专业测试,再加上缺乏直观评判标准,因此,人们对于穿戴类防晒产品的功效评价还是多集中于触感这个方面,主要是针对面料是否能达到“摸起来顺滑”“面料柔软”“面料很薄”“摸起来冰冰凉凉”等。实际防晒效果究竟如何,消费者难以给与一个准确且肯定的证实。其他方面则是“降低体感温度这点没体会到”“防不防晒不清楚,没啥专业测评工具。”以蕉下品牌来说,其销量很高的几款防晒服也曾有消费者留言称虽然衣服面料冰凉,但被认为“价格浮动太大”等。

  选购防晒服的首要宗旨是科学参数

  夸张的宣传标语、博主的“花式”安利、消费者对于皮肤白皙的过度追捧都无意识地催生出“防晒焦虑”。科普中国刊文提示,过度的防晒将影响到紫外线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可能会诱发骨质疏松。

  我们在选购防晒产品时最重要的是,关注参数。在产品防晒功能过关的前提下,轻薄透气,款式新颖的防晒服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希望通过穿防晒服美白补水是不够科学严谨的。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消费者在选购防晒类产品时,首要关注的就是产品的防晒效果,而判断防晒效果的标识有两个,一个是SPF值,另一个是PA等级。SPF值称为日光防护系数,是对UVB(中波紫外线)防护效果的评定,与之对应的是PFA值,它反映的是产品对UVA(长波紫外线)的防御效果,通常用与其数值相对应的PA等级标示。

  在购买防晒类产品时应查看产品标签的内容是否完整规范,防晒化妆品在我国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标签上必须要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并且标明防晒系数SPF值和PA防护等级。一般情况下,SPF值和PA防护等级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但同时刺激性也越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也就越多。所以,消费者应根据日光暴露情况选择适宜防护强度的防晒产品。

  在选购防晒类产品时还要读懂防晒品标签的保质期。防晒品标签的保质期一般通过下列两种方式标注:1)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