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分类之前,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厨余垃圾处理器。直到2019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措施开始实施,厨余垃圾处理器才正式走入大众视野。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各地进一步落实,厨余垃圾处理器也一度被推到了风口之上,被行业和商家们寄予厚望。如今,距离“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政策已将近4年,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现状又如何呢?


(资料图片)

从爆火到哑火,仅两年时间

在垃圾分类中,厨余垃圾的处理无疑是最“棘手”的。一方面,厨余垃圾分类复杂,比如同样都是骨头,小块是厨余垃圾,大而坚硬的是其他垃圾,同一根玉米,粒、叶、须是厨余垃圾,玉米棒则是其他垃圾,一般人很难分清楚。另一方面,根据有关规定厨余垃圾在进行丢弃之前还需要先行“破袋”,破袋过程不仅容易弄脏双手,破袋后还会导致垃圾散发臭味,给人们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将菜头菜尾、剩菜剩饭甚至小块骨头等厨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的厨余垃圾处理器,不仅大大简化了垃圾处理步骤,而且解决了复杂的厨余垃圾分类问题,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一时间风头无两。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9年,厨余垃圾处理器线上市场销量超过13万台,零售额超3亿元,销售高峰时期一周能卖出去5000套。

202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再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人们居家时间增多,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厨余垃圾处理器的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线上市场厨余垃圾处理器零售量规模达到21.7万台,同比增长85%,零售额规模4.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18%。

然而,火热的市场行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两年时间厨余垃圾处理器就出现了“哑火”现象。

2021年,随着人们垃圾分类的热情冷却,厨余垃圾处理器市场规模增速有所回落,整体表现差强人意。据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2021年1-12月垃圾处理器行业线上零售量22.2万台,零售额4.9亿元。

到了2022年,在地产下行、疫情反复、经济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具有强安装属性的垃圾处理器需求受到一定冲击。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厨余垃圾处理器行业线上规模16.6万台、3.6亿元,零售量同比下降25.2%,零售额同比下降25.8%。

当时间来到2023年,市场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回暖迹象。据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2023年1-4月累计厨余垃圾处理器行业线上规模3.1万台、6143.2万元,零售量同比下降16.3%,零售额同比增下降24.3%。

市场“退烧”背后,两大痛点亟待解决

尽管2022年以来厨余垃圾处理器市场的下滑,与整体市场大环境息息相关,但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从目前来看,“消费者认知度不够”“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厨房环境不匹配”仍是掣肘行业发展的两大痛点。

厨余垃圾处理器作为舶来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末就已经传入中国。在垃圾分类之前,其发展速度堪称“龟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市场基础薄弱、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以及消费习惯等尚未形成。

据网上一份随机采访数据显示,多数被采访者并不知道厨余垃圾处理器是什么,或者有什么作用,又或者是曾经了解,但担心厨余垃圾会堵塞管道,反而会造成不便而放弃了使用厨余垃圾处理器。

众所周知,中式饮食习惯喜好重油,同时还有各种高纤维、体积较大的骨头,这对于厨余垃圾处理器研磨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早期,厨余垃圾处理器作为舶来品,一般都是照搬国外原来的设计,没有考虑中国厨房的特色,造成堵塞的发生,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此外,我国的下水道设计也有别于国外,特别是一些旧小区,由于下水管道孔径较小,再加上老化严重,很难保证不被堵塞或出现污水倒灌的现象。

不过,最近两年已经有不少企业有意识的开始针对这些痛点问题进行改进。比如,针对中式饮食各种高纤维、体积较大的骨头的饮食习惯,贝克巴斯、爱适易等头部品牌,采用更为精细的研磨以及更为澎湃的研磨动力设计,使研磨更快更细腻。再比如,针对老旧小区容易堵塞下水道的问题,一些企业改良出不涉及污水排放的独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不少厨电企业将厨余垃圾处理器纳入到厨房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比如将厨余垃圾处理器和洗碗机搭配使用,利用洗碗机洗涤后的热水对厨余垃圾处理器进行清洗,不仅有效避免厨余垃圾处理器藏污纳垢,还能实现循环再利用。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厨余垃圾处理器将会和集成水槽、集成洗碗机等一起作为厨房的集成洗净中心,与集成烹饪、集成食储、集成微气候共同构成整个集成厨房系统。

从厨余垃圾处理器大热再到哑火的个过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它的兴起跟很多厨电品类一样,都是由一定的特殊背景、相关的政策等推动起来的,并不是建立在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轨道上。因此,当政策红利褪去,市场势必会出现“退烧”现象,逐步回归理性。

当潮水退去,市场回归理性,更考验产品的内在打造能力。因此,对于厨余垃圾处理器行业而言,当务之急,仍是要培养起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做好市场教育,同时,继续进行本土化创新,让产品更适合中国家庭的需求。只有当产品真正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时,消费者才会为它买单,产品自然就能获得市场认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