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霆。
制度创新更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的核心任务,占地仅2.17平方公里的芜湖综合保税区是外向型经济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的集中试验田、开放型产业集聚区的主战场。“全会指出,聚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取得新突破。” 芜湖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局长徐虎称,芜湖综保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加大对保税加工类、保税新业态的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发展壮大保税仓,加快打造省内最大的进口保税业务产业集群。▲芜湖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局长徐虎。
徐虎进一步介绍,上半年芜湖综保区累计实现进出口额81.72亿人民币,同比增幅21.5%。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等表现平稳,稳中有增,为全年目标的达成筑底蓄能。宁波国际物流芜湖分公司往南1000米左右,在国际贸易创新产业园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加快建设进度,这也是芜湖市首个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据徐虎介绍,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符合产业发展导向,融合研发、创意、设计、检测、无污染生产、生产性咨询服务等具有显著创新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用地。“入驻企业也必须符合创新型产业要求,从而进一步促进外向型经济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据了解,为加快国际贸易创新产业园项目落地,芜湖片区积极探索“用地带方案出让”模式,通过审批流程再造和前置服务,实现了带方案出让工业类项目与“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和施工许可”有效衔接,加速重大项目落地。项目建设在稳步推进,招商引资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确定入驻。
▲陈剑/摄
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首创改革实现新的突破,12项创新案例入选省级制度创新案例,其中:- 动产(供应链票据)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入选国务院第七批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成为安徽自贸试验区首批入选国家级复制推广案例。
- 芜湖港智慧港口建设作为“数字科技企业双化协同典型案例”,获得中央网信办等部委复制推广。
- “芜湖—洋山”长江支线运输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创新飞地与创新平台协同共建模式,已入选全省优秀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实践案例。
- 实现了安徽省综合保税区保税货物质押融资业务“零的突破”……创新驱动改革,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实现进出口384.8亿元,同比增长49.2%;新增企业数1792家,同比增长42%;实际利用外资12631万美元,同比增长2.9倍;连续两个季度在全省考核综合排名第一,以不到全市6‰的面积,贡献了全市约80%的进出口额、69%的外商直接投资、11%的新增市场主体和27.1%的经济总量。“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墙面上这九个字格外引人注目,也一直激发着相关部门改革、开放、创新的动力,推动其坚定履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职责使命。
目标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将牢固树立长三角一体化意识,敢闯敢试,对标一流,奋勇争先,为芜湖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奋力走出新时代芜湖高质量发展新路贡献力量。
▍记者:周一平 张学桥 程中玉▍编辑:邢嘉
- 芜湖港智慧港口建设作为“数字科技企业双化协同典型案例”,获得中央网信办等部委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