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是文明对话的一把钥匙。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8月22日,“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中学西渐》《他山之石》和《归异平衡》新书发布会在静安嘉里中心举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文化差异巨大,思维方式迥异,意识形态不同,人生信仰有别,我们在译介时光是自说自话当然是难以被接受的。”“三部曲”作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强调,在中国文学外译中要凸显文化自觉和创作自觉。“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的外译工作还是要以我为中心,为我服务,而不是迷失自己,委曲求全,唯他人的喜好和价值观马首是瞻。事实上,越是没有自己的特色,你的文学就越是走不出去。”

汉学家如何“书写”中国

据介绍,“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包括《中学西渐:汉学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语传播》《他山之石: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语传播》和《归异平衡:英语世界汉学家的中国故事书写》,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三部书独立成卷、自成系统,却又彼此关联、互为呼应。作者结合异质文化和时代背景,对葛浩文、闵福德、金介甫等46位汉学家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风格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整体研究和系统考察,对他们为什么译、译什么、怎么译、产生了什么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以及怎么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展开深度思考。

为什么要研究汉学家的中国文学文化翻译问题?

朱振武说,这是为了从另一个视角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进行反思与总结,为文化走出去提供参照。一方面,从汉学家角度展开研究,能够从另一个视角看待中国文学在世界中的位置、变迁和影响,在多元对话中建立对中国文学新的体认;另一方面,研究汉学家们的翻译,最终目的是要让中国的文学文化真正走出去,让翻译的主体变成我们自己的双语文学文化学者,保证中国文学文化得到更加原汁原味的传播。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外译及其相关研究都存在不均衡现象。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译研究主要聚焦《诗经》、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译研究集中在“鲁巴茅郭老曹”和莫言等少数作家。

“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不仅关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对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也都给予系统完整的观照。教育部长江学者周敏认为,“三部曲”考察了中国文学的出海路径,不仅图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地图中的坐标,也描绘了一幅全球范围内中华文明形态的精美画。

原汁原味讲好中国故事呼唤本土学者

在“三部曲”中,朱振武提出了“归异平衡”的理论观点,认为优秀的翻译家总是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从原著出发,始终坚持忠实原文的态度,保留原著的气质神韵;另一方面,针对其中具有强大异质性的文化信息,进行适度改变,减少读者们的阅读和理解困难。只有将“异化”和“归化”完美结合,才能让海外读者对作品蕴含的中国文化与美学产生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融进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首席专家黄忠廉认为,“三部曲”可以探明中国故事英译的他律,揭示其中的自律,进而逼近其间的通律。可以说,“三部曲”的理论创新对一直以来在理论上唯西人、外人马首是瞻的现象是个有力回应。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曼认为,“三部曲”第一次较完整地呈现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多元面貌,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学翻译既具有社会性,也具有文学性、历史性、政治性;第一次提出翻译的归异平衡定律,在理论层面阐释了中国文学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与价值。

发布会现场,上海大学教授赵彦春、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肖维青等多位翻译学者认为,“三部曲”对汉学家翻译、传播中国文学的进程展开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开启了翻译研究和批评的新范式,在推动中外文学文化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朱振武看来,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们长达400余年的中国文化译介历程,对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固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大多仍难以跳脱西方人固有的眼光和认知倾向。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明互鉴和文化多样性,还需要具有良好双语文学文化素养、心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学者。中国文化传播、文化外译,必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国故事才能得到原汁原味的讲述,中国形象才能得到精准传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