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LPR下调10bp,5年LPR未下调,如何看待对债市影响?


(相关资料图)

5年LPR未下调,1年LPR下调幅度小于MLF下调幅度5bp,部分反映银行净息差存在压力。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74%,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观察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与MLF利差,在此次降息前,二季度两者利差为1.83%,较一季度的 1.78% 小幅回升,仍较为接近MPA考核要求的1.8%。而在本轮宽松的起点2021年6月,两者利差达到2.35%。偏低的净息差,意味着后续很难通过压缩贷款和MLF利差的方式来引导贷款利率下行,可能需要引导银行负债端成本和贷款利率同步下行。

利多债市的方面,一是5年LPR未下调,指向后续的地产相关政策可能较为温和。而净息差的约束也可能会限制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范围和幅度。二是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望继续下行,主要是引导存款利率下行。

从贷款-债券性价比的角度来看,5年LPR未下调,意味着长期限贷款相对超长债的性价比未再下降。2023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与一季度末30年国债的利差降至91bp,为2018年以来的最低利差,二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与30年国债(8月20日)的利差小幅抬升至119bp。对银行而言,贷款的性价比略有上升。

资金利率或在跨月之后转松,后续观察信贷投放是否加快。8月中旬税期以来,银行间隔夜和7天资金利率的上行至7天逆回购利率之上。截至8月21日,央行的逆回购余额升至8030亿,接近6月跨季前夕的规模。

8月以来,政府债净缴款规模接近1万亿元,再叠加缴税,银行体系可融出资金减少。而且银行为应对8-9月的地方专项债供给,以及再融资债供给,预防性需求可能也在增加,两者叠加,对应银行削减融出,同时在逆回购利率的基础上加点融出。

后续资金利率重回低位,或在9月初,待8月末财政支出释放来替代逆回购资金。8月18日,央行、金监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指出“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需要观察接下来银行的信贷投放力度,是否对资金利率产生类似一季度的影响。考虑到下半年信贷额度往往少于上半年,这种效应预计会小于一季度。整体来看,在基本面预期扭转之前,长端利率可能延续低位震荡,10年国债收益率难以大幅偏离1年期MLF利率。

风险提示: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当前的充裕状态,但假如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流动性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