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从2015年至2022年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来看,纽约和伦敦轮替居首,从未掉落位次,巴黎和法兰克福虽一直未进入过前五,但仍固守在前十榜单上,保住了欧洲的颜面,短暂上榜的苏黎世已经不见踪影。亚洲国家持续贡献了前十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力量,经济低迷且金融政策屡出奇招的日本在第5、第6的位次上徘徊,上海、北京作为内地金融领域代表城市,在业务体量和业内地位上保持稳定,最近3年金融领域发展迅速的深圳冲进了前十。

与制造业领域中国城市可以频繁上演超越之举不同,金融领域的竞争有其特点与更难以撼动的规则。以上海、北京、深圳为代表的内地金融中心城市,都有着明确但分散的金融功能定位,想要再进一步难度较大。

比如北京是独一无二的金融决策中心和储备中心,而上海尽管外资聚集度较高、期货交易排名全球第三,但短期内都无法挑战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第一城的位置。这两座城市在本外币存款、金融增加值、保险、风投各项指标上都是全球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存在,在金融环境、人力资本、市场流动性和声誉方面也领先较大,特别是英国在脱欧和去工业化之后,对金融产业的支持不遗余力。

事实上,虽然近十年来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出现了新动向,但不同版本的金融中心城市排行,上海的位次都不是恒定第3,而是在不同的指标下处于第3至第6的区间。而且,虽然世人普遍认为上海强在金融,其实上海的最强项一直是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

最具看点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争,来自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国际投行、著名基金一般不会把亚太总部放在上海、北京等内地城市,而是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二选一,甚至在近年有从中国香港迁离总部到新加坡的举动。让香港地区的金融从业者感到焦虑的是,因为种种原因,香港地区的金融功能正在被分散,其通道作用在下降。而大量承接离开香港地区的国际金融业务的,正是功能、底蕴、区位等都高度相似的新加坡,与新加坡2022年资产净流入高达4480亿新元相比,香港地区2022年只有不到900亿港元的净资金流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