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十九大见证新时代

蔡继乐

历史记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7年10月18日,一个注定将载入中国历史的日子。早上8点不到,细雨中的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已经聚集数百位中外记者。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2300多名代表,带着全国8000多万名党员的嘱托,陆续步入人民大会堂。

——2017年10月19日《开启新征程 领航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开幕侧记》,作者:本报记者 蔡继乐

见证者说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如今,离党的十九大召开已经5年多了,回忆当时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大会报告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依然十分清晰!

那次采访经历中让我最难忘的是党的十九大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正是在此次大会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党的十九大闭幕式当天,我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听到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写入党章。当时的我心潮澎湃!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最深的记忆,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会期间,我采访过的几乎所有代表都会提到这个新矛盾。

那次党代会一周的上会采访,另一个十分强烈的感受是,我们的国家正走在通向强盛的正确道路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回顾了过去5年工作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让人非常振奋。我记得在采访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十九大代表杨德森院士时,他向我讲述了他的团队从事的水下声波探测研究,已经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说:“以前我到国外考察时,人家处处防着我们,不让我们接近核心技术,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主动要求到学校来考察、交流。”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特别辛苦,像打仗一样!因为我是中国教育报唯一有采访证的上会记者,可以到各代表团驻地采访。因此,为了完成好大会报道任务,会前教育报编委会精心策划,组成了由我负责,柴葳、焦以璇、董鲁皖龙组成的前方报道组,以及由柯进负责,赵秀红、刘博智、王家源和记者站组成的后方报道组。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这个小小的上会报道组,在一周多的会期内先后采写了两位部长专访、大会特稿、大会聚焦、代表专访等千字以上的重点栏目稿件25篇,以及代表声音、代表风采、代表反响等10多篇稿件,总字数达7万多字。

如今,离党的二十大召开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早已实现,我们的国家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为仍然奋战在采编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我依然饱含热情,努力为教育新闻宣传事业增砖添瓦!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

在两会报道中跑出职业传承

赵秀红

历史记录

这份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案,尤其戳中了四川团里大学校长们的痛点,短短几天内,这份建议案就成了四川团里的“明星建议案”。截至3月10日,已有多达63位代表联名。

——2017年3月11日《“我们碰到了法律天花板”》,作者:本报记者 刘博智 赵秀红

见证者说

2006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还在中国教育报总编室做夜班编辑。年前的一天,领导找到我,说编委会商量决定推荐我上全国两会。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新闻从业者的“大日子”,每家新闻单位都是派出精兵强将出击。受到组织的认可,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挑战。

第一次上两会,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何使用规范的政治术语表达?如何做好程序性报道?怎么把两会上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精神传达给教育战线?所幸中国教育报有一种老带新的传承,在报社前辈手把手的指导下,特别是在政协上会记者翟帆的带领下,我很快适应了上会的节奏。

那是怎样火热的场景:每天早起穿梭在各个会场,白天采访,晚上熬夜赶稿,夜班同事还要再经历几个小时的排版工作,这是一个团队在战斗!所写的文章到现在能记住的不多,但是在大脑皮层留下深深褶皱的是可敬可爱的同事们,是记录国家时政要闻的神圣感。

第三次上会时,我也接过了接力棒,从新手转变为带队的“老手”,要像之前带我的前辈那样去“带”新的上会记者,同事刘博智成为我的搭档。我们俩都属于爱跟稿子“较劲”的人。我们互相鼓劲加油,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姐,就是糊火柴盒,我们也要糊爱马仕的火柴盒!”他这句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

也就是这次上会,留下了我记忆最深的一篇文章。当时,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徐建群胳膊下面夹着一份建议案,满会场找代表签名,收集了多达63位代表联名。这个场景及时被我们捕捉到,写成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改革遇瓶颈,63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修改专利法——“我们碰到了法律天花板”》。这篇作品最终获得了中国人大新闻奖二等奖。

这些上两会的记忆,是新闻人这一职业赋予我们的荣光,更是教育报人一代代的传承,希望它在不同的人身上延续、发扬。

(作者系本报记者)

拍摄国庆盛典恢宏场景

鲍效农

历史记录

上午10时,武汉西藏中学全体学生在各班教室收看庆典直播,威武雄壮的阅兵方阵不断激起学生们阵阵欢呼,当“民族团结”方阵出现在屏幕上时,更激起学生们一阵掌声。

——2009年10月2日《勇担使命 成才报国——广大师生积极收看国庆盛典实况抒发爱国情怀》,作者:本报记者 龙超凡等

见证者说

2009年10月1日上午10时,伴随着礼炮在天安门广场南侧交替鸣响60响,“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拉开序幕。此时,我在天安门西侧临时观礼台上,准备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个历史性时刻。

为了完成好这次摄影采访任务,我精心选择了2台数码相机和4支镜头,一个大号的三脚架和独角架等,总重量超过15公斤。9月30日傍晚我就拟定了现场拍摄的步骤和程序。一切就绪,只等掀动快门的那一瞬间。

10月1日早上6时出发,7时我来到了拍摄点位。摄影、摄像记者都在寻找各自最佳的拍摄位置……

8时过后,云开雾散,初秋的阳光洒落在天安门广场上,投射在参加庆祝大会人们的脸上。我也调整好相机的参数,绷紧了神经,静候着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10时37分,军乐团奏响了《分列式进行曲》,盛大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战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英俊威武的面容,一一被我收入镜头。战车在眼前通过时发出的轰鸣声、战机在空中掠过时产生的巨大声浪让我情不自禁地为中国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自豪。

11时22分,群众游行开始了。我拍摄到“教育成就”彩车、少数民族大学生载歌载舞、少先队员进行“七色光”鼓号表演等精彩画面。当游行活动接近尾声时,取景器里突然出现一群手持彩色气球的少年儿童,这是由5000名小学生组成的“明天更美好”方阵,他们放飞了手中的气球。同时,6万羽和平鸽也飞向蔚蓝的天空。我手持2台相机交替连续拍摄,清脆的快门声音与现场欢腾的人声融合在一起。

从前一天到现在,我几乎没有睡觉。所有的疲倦被兴奋取代,劳累被荣耀置换。在10月2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国庆特刊上,发表了我在国庆大会上拍摄的13幅照片。

现在我已经退休了,当再次翻看当时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2000多幅照片时,仍然心潮澎湃,仿佛又置身于那个欢庆的海洋中。

(作者系本报记者)

深入四川记录抗震救灾

樊世刚

历史记录

四川省汶川县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教育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教育部要求,紧急行动,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各地教育系统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传统,采取多项举措,帮助灾区群众和师生度过难关。

——2008年5月14日《抗灾路上我们手挽手》,作者:集体

见证者说

2008年在汶川地震灾区拍摄的资料,自采访、发稿结束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触碰过。这次接到约稿电话,我打开封存已久的文件夹,刹那间,封印在内心深处的记忆被触动,又回到那乾坤逆转、日月无光、山川震动的岁月。

2008年5月11日,我来到重庆采访。12日14时28分,房屋突然剧烈晃动,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我马上意识到:地震了!而且是强震!随着大地逐渐平复,我迅速拨通报社值班电话,直接喊话:我在重庆,我附近哪里地震了?还未通完话,值班编辑喊:北京也震了!随后通信中断,我一直到晚上才和报社恢复联系。我申请留在当地,并尽快进入灾区采访。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同意了我的请求。

14日,在完成重庆教育系统报道后,我赶往成都,和报社增援记者余冠仕、记者站记者李益众组成地震灾区第一梯队采访组,启程前往灾区。目的地不明,行程不明,只是一路向北,向着灾区挺进。道路被山上落石砸得千疮百孔,汽车如同穿越战场,我们还要随时观察两侧山体落石。途中我们通过收音机了解灾情,确定行程,汶川、北川、什邡……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就此铭刻心底。

15日,我们进入重灾区德阳绵竹,目之所及,断壁残垣。人在战栗,心在滴血,尽管进入灾区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灾难和死亡时,那种惊恐难以言表。我凭着职业本能,强稳心神,拍摄,不停地拍摄,尽可能多地记录下大自然给人类造成的灾难,记录下灾区师生团结自救的感人画面。站在被夷为平地的汉旺武都小学瓦砾堆上,废墟中传来断断续续的电子报时声,如同人声呜咽,那一刻我再也忍受不住,泪水模糊了取景屏。

此后七天,我们辗转德阳、绵竹、江油、什邡、北川……用汗水和泪水记录下灾区教育系统师生在灾难面前顽强抗争的精神和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无私援助。饿了,我们就在路边对付一口,夜晚挤在车里凑合眯一觉,五月蜀地,湿热难耐,蚊虫叮咬,基本难以成眠……采访组团结一心,彼此关照,通力协作,最终圆满完成了地震灾区第一阶段的报道任务。

从2009年到2018年,我五次回访汶川灾区,用相机记录下灾区在全国人民支援下重生。(作者系本报记者)

首次出版彩报庆祝香港回归

张国华

历史记录

香港,历经百年沧桑的孤舟,终于归航。6月30日晚,首都师生隆重集会欢庆香港回归。7月1日零时,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升起,当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刻,学子们全站起来了,他们舞着手中的红旗,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1997年7月1日《欢声笑语夜不眠 载歌载舞庆回归》,作者:刘继安 李曜明 吴芳和 李建平 鲍东明 时晓玲 梁杰

见证者说

这注定是难忘的一夜。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编辑部确定以超常规的方式,浓墨重彩报道好这一盛事,并决定出版全国彩报。

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缓缓降下,象征着英国对香港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7月1日零时,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大家聚集在电视机前,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

随后,大家聚在一起,开始谋划报道版面安排,进行版面设计。无论是照片的选择,还是效果的呈现,大家各抒己见,好在还算顺利达成了共识。耗时最长的还是图片制作。如何调整图片的色彩就让人大费周章,不是色彩达不到理想效果,就是整体不协调。一遍不行,再来一遍,反反复复调整不下几十次。时间不知不觉悄悄流逝,从繁星满天,到日出东方,再到艳阳高照,等到大家觉得整体比较满意时,时针已经转到上午11时,但大家的高昂斗志和激情一点也没有消退。

这成了报纸最晚签付印的一天。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报纸版面,尽管显得很稚嫩,但回想起曾经的场景,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此后,港澳教育报道时常出现在中国教育报上,并且增设了港澳台教育专刊。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