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隋佳桐 邢明):“我这一辈子干了不少工作,但这是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68岁的韩旭东已经退休十多年了,26年前,他作为黄花甸子三十二连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总指挥,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让荒山秃岭变成沃野良田。

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眼中闪起光亮。他觉得很骄傲,因为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正事、好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敖汉三十二连山 赤峰市委网信办供图)

“要想吃饱饭,你就得劳动”

三十二连山生态建设工程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由32座山峰相连而成,总面积3.2万亩,是以水平梯田建设为主,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典型。

韩旭东记得从小家里就一直点着灯,一旦刮起风沙,不点灯什么都看不清。有的村民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家门打不开了,风沙太大,房子外积满了沙石。

入春后,风沙越来越大,播种后没几天,一场风沙就把刚长起来的种苗盖死了。萨力巴乡是旱坡地,老百姓劳作时要用土犁、榔头耕地,十分辛苦,但因坡度太陡,一下雨水肥都跑了,粮食收成差,付出得不到回报,“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

(韩旭东 央视网记者隋佳桐 摄)

治沙的任务迫在眉睫。然而,在敖汉漫漫治沙路上,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三十二连山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三十二连山属于石质山山体,土层很薄,治理难度大,乡政府在规划好其他区域后,最后才着手三十二连山的治理。

1997年,时任分管农业的副乡长的韩旭东被任命为综合治理工程的总指挥。得知这一消息时,他压力很大,“这个工程我们必须拿下来,它是敖汉的北大门,进了敖汉,过了老哈河,首先看到的就是三十二连山”。

当时勘测发现这里的坡度很大,没有一块平地,不适合种树造林,但可以修梯田。经过和水利局局长、水保站站长等干部多次讨论和规划,最终定下三十二连要修水利梯田,改造低产田。

考虑到几千亩梯田的巨大工程量,以及村里仅有的几百个劳动力,如果就一个村修,猴年马月也干不完,萨力巴乡冬天寒冷且漫长,工程最好能在秋天结束前完成。于是韩旭东和工程领导班子讨论后,决定既然要干就大干,动员全乡两万人、七八千名劳动力,争取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治理工程。

方案确定后,干部们开始动员各村百姓修梯田,由于各村间相距近五十里,而且交通不便,有的干部便骑着驴车在几个村落之间来回奔走,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

韩旭东说大伙儿都很配合,“我们是农民,这是我们自己的地,就得自己治理,要想吃饱饭、吃好饭,你就得劳动。你只有干了,你才能变,变了才能富。”

“这真的是一场战役”

真正开始动工后,韩旭东才意识到任务的艰巨性。最多的时候参与工程的有7000余人,漫山遍野都是扬尘和满身灰尘的人。在这之前,韩旭东只组织过全村人的活动,最多几百口人,“这真的是一场战役”。

老百姓起早贪黑,干部更不敢懈怠。韩旭东回忆,自己每天心都吊着,生怕稍微不注意这工程就“秃噜”了,一个地方指挥不好,后面的村子跟着这个村子学,结果一连串都错了,“要是保证不了质量,你这个工程就留下骂名,以后跟子孙后代咋交代啊”?

一个村就是一个作业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每个作业组都要做示范段,先做几米,然后把全村人叫过来看,“就照着这样做,不合格就得返工”。

韩旭东发现梯田土太松软,雨水一打就塌了,他正发愁时,偶然间看到一个作业组村民拿着板子在拍土,把土压实。干部们连夜开会决定在所有作业组推广这个方法,第二天整个山上板子拍土的响声连成一片,“特别震撼,非常激动,这是一件小事,但我记了这么久,现在想起来还挺骄傲的”,韩旭东笑着说。

从挖坑、植树到修梯田,韩旭东全程参与。当时他在山上连续呆了54天,没有下过山,每天吃的就是玉米饼子配咸菜,下山的时候他眼睛周边都乌了,浮肿得睁不开眼,“我母亲都认不出我来了”。

(敖汉三十二连山 王博 摄)

韩旭东说自己只是个指挥者,真正下苦力的还是老百姓。时间紧,任务重,每家每户都分有任务。有的家里没有男性劳动力,韩旭东要求让女性上,把小孩交给老人照顾。有村长不愿意,韩旭东就一个个做工作。作为总指挥,他对质量考核要求也非常严格,私下里有人怪他不讲情面,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

事实上他也不忍心,“一个劳动力一天刨两个坑,你想想给他分四五十个坑,他得干多少天?太辛苦了”。韩旭东沉默片刻,用手背抹掉眼泪,把脸侧向一边避开镜头,夕阳打在他的脸上。

最终,历时25天,周围12个村子7000余名劳动力齐心修完了3200多亩梯田,以“坡改梯”守住了“饭碗田”。

“不干不行,干就干好”

1998年,现任敖汉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旭东还在乡里工作,他参加全旗组织的活动,到三十二连山观摩学习,感叹现场规模非常宏大。因这项生态治理工程综合规划水平高、参与治理的各民族群众人数多、治理成效显著而被誉为“黄花甸子”模式。

经过小流域治理,三十二连山打造了具有敖汉特色的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模式,实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川”,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

张旭东称,这种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给敖汉旗乃至全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书写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地区的野岭荒山打造成绿水青山,再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励志篇章。

(张旭东 央视网记者隋佳桐 摄)

三十二连山是敖汉旗几代人坚守推进“生态立旗”的生动缩影。张旭东介绍,从20世纪50年代,敖汉旗便开启了长达70年的生态建设持久战,“在我们敖汉旗,生态建设是几代人、几代领导班子几十年,一棒接着一棒干下来的,“不干不行,干就干好””。

进入新世纪以来,敖汉旗依托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等,初步建立了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在“三北”地区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张旭东介绍,截至2022年,敖汉旗有林面积已达572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543万亩,天然林面积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17%;草地面积106.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

今时今日,在良好生态环境的保障下,萨力巴乡各项产业蓬勃发展,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收入渠道也增加了。梯田里不再只有晨起劳作的农人,还有假日休闲娱乐的游客,“风刮不起来了,粮食也多了,牲口有草吃,乡里的农家乐也发展起来了”,韩旭东说。

26年后,站在碧绿如画的万亩良田边上,他感慨道,现在回头看,觉得一切都值得。

退休后的韩旭东隔段日子便会到山上看看,这几年他在乡里碰上当年一起参与治理工程的村民,他问对方“你还想骂我不”?对方回答:“不骂了,现在看来你是做对了。”说到这儿,他笑了起来,随即问道:“我这一生的工作生涯里,也算是做了一件正事、一件好事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