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郴州市坚持聚焦科学分配编制、合理使用编制、严格清理规范,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从严从紧控制财政供养人员。与去年同期相比,共减少财政供养人员5000多人。其主要做法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聚焦科学分配编制,管好用活编制资源

全面开展机构编制评估。在全市推行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重点开展事前总体运行情况评估、事中具体机构编制事项评估、事后“回头看”评估,通过精心设计评估指标、严密组织评估分析,精准掌握各部门和单位编制核定和人员配备情况。市本级共形成专项评估报告76份,查摆问题218个(其中已要求部门立行立改完成63个、提请研究解决116个、列入探索计划39个),为优化调整编制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积极探索编制配备标准。着力探索研究事业单位编制配备标准,创新出台“一核心四维度”事业单位编制配备评价办法,通过精准把握事业单位职能职责这一核心,科学运用理论维度、现实维度、时空维度、支撑维度,按照“据需设岗、按岗定编、照编配人”的原则,定量分析事业单位价值链各环节的角色定位、业务流程中各岗位的作用发挥、各岗位之间的互动与制约等要素,以此科学确定单位所需岗位数量和人员力量,从而实现精准定编的目的。

科学动态调整编制资源。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总要求,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出台了《郴州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动态管理办法》《郴州市市直行政事业编制周转使用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以事业发展和职责变化为契机,大力实施编制动态调整和周转使用,市本级共动态调整编制2188名、周转使用编制206名,在管好用活编制资源上尽智竭力。同时,全市调剂1000名事业编制,建立事业单位人才编制专户,专项用于保障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所需编制。

聚焦合理使用编制,充分发挥最大效益

严格规范使用编制。全面实行编制使用核准和空编预留管理,严格审核把关申报用编的类别、数量和岗位。对职责饱满的单位原则上按照“行政机关预留5%、事业单位预留10%”的要求用编;对职责有所弱化的事业单位,科学划定编制控制线,再分别按照“退三进一、退五进一、退十进一”的原则进人、收编。同时,实行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全链条”用编管理机制,做到“无缝对接”。

积极消化超编人员。坚持“高位推动、精心组织、拓宽渠道、精准发力”,全面开展行政编制超编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共消化行政编制超编人员567人,已完成总任务的96%,全面完成行政编制总量消超任务指日可待。通过大力消化超编行政人员,全市行政编制空编率较专项整治前提升了3%,为下一步机构改革、接收政策性安置人员、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及优化人员结构创造了基础条件。

严格把控新进人员。为使用好稀缺的编制资源,郴州市将新进人员的主渠道明确为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三大类。其他一般性管理岗、技术岗需要补充人员的,从部门内部或跨部门调剂解决,或从实行“人员只出不进、编制空一减一”管理的单位连人带编划转;凡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信息技术、机器设备替代并提高工作效率的,不增编不进人;凡新增的后勤保障职责,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不增编不进人。通过严把新进人员入口关,全市事业编制空编率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

聚焦严格清理规范,大幅减少编外人员

强力推动布置。2022年7月,郴州市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财委会、市委编委会安排布置编外聘用人员清理整治工作,确定了“减存量、控增量、提质量”的工作目标,明确了组织部长亲自抓,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严禁新增编外聘用人员的通知》,强调了在全市大力清理整治编外聘用人员的工作要求。

全面摸底统计。对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数量、岗位分布、用工形式、工作年限、经费来源及支出等情况开展全面调查摸底,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现有财政供养的编外聘用人员,分为按照政策文件依据使用、市委市政府会议研究同意使用、市级领导签批同意使用、部门(单位)自行聘用四大类进行统计分析,为下一步依法依规分类处理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清理规范。按照“谁使用、谁清理、谁管理”的原则,压实各部门(单位)主体责任,在清理整治期间,冻结新增编外聘用人员的手续办理,合同到期的编外聘用人员原则上“只出不进、只减不增”,做到“暂不新增、暂不续聘”。全市共减少编外聘用人员4263人,其中市本级减少405人。同时,积极探索实践加强编外聘用人员的管理,着力从编外聘用人员使用原则、使用方式、基本条件、审批流程、考核管理等方面予以规范,确保编外聘用人员数量科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精干高效。

(中共郴州市委编办主任、组织部副部长 首弟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