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资料图)


引言:

明朝拥有严密的司法体系,当然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历史现象。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明令禁止委以宦官重权,但是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却屡屡犯此忌讳,让明太祖的这条律法变成一纸空文。

宦官之所以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权力的最大原因,其实还是明太祖自己种下的,明太祖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制约官员百姓,成立的一个机构叫做锦衣卫。

后来锦衣卫的权力越来越大,为了制约锦衣卫明成祖朱棣成立了东厂。

为了抗衡东厂又有了西厂,而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有史料记载,神宗年间刘瑾擅权,擅权的程度严重到了内外朝廷官员只知刘瑾,不知有皇帝。

朝野上下文武百官皆看宦官脸色行事,才有了今天我们要讲的满仓儿案,一个小案子却能惊动皇帝的荒唐事。

满仓儿案始末

满仓儿案发生在明孝宗年间,明孝宗可以称的上是明君了,在他在位的18年间,锦衣卫和东厂的矛盾没有激化。

宦官的权力也得到了收敛,减少了朝廷的内耗,我们可以说,孝宗的这18年是难得平静的18年。

但是满仓儿案件却仍然惊动了孝宗,这还需要从满仓儿的生父吴能来说起。

这个父亲真是人如其名,是一个无能的父亲,明明身为彭城卫千户,却不知是何原因连自己的女儿也不愿养活,这也可从侧面说明明朝官员普遍俸禄偏低。

我们接着说吴能的女儿,满仓儿,这是个可怜的小姑娘,自幼就被她父亲交给人贩子张牙婆卖掉了。

本来他父亲想着把她卖去家境优渥一点儿的人家,但是这个人贩子却把她卖到了乐妇张氏手里,回去骗吴能说把满仓儿卖到了长宁伯周彧家了。

就这样满仓儿跟着张氏在临清住了3年,第四年张氏把她推入了火坑,即卖给了乐工焦义。

焦义又转手把她倒卖给了袁璘,正是袁璘彻底地把满仓儿推入了深渊,逼良为娼,满仓儿彻底地沦为了娼妓。

后来吴能去世了,他的妻子聂氏,也是满仓儿的娘,经过一番寻找找到了女儿满仓儿。

不过至于聂氏寻找满仓儿的动机,姑且就认为她是出于愧疚之情吧,但是满仓儿却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于是她不认自己的母亲,也正是因为怨恨才有了之后的故事。

聂氏见满仓儿不认自己,于是找人把满仓儿强抢回了家。

袁璘眼看自己的财路要被断,于是提出用银子再把满仓儿赎回来,遭到了聂氏的拒绝和羞辱,并且还将袁璘一纸诉状状告到刑部。

时任刑部郎中丁哲、员外郎王爵一同来审理此案,堂下袁璘态度傲慢,出言不逊,激怒了丁哲。

于是丁哲下令衙役狠狠鞭笞袁璘,后袁璘返家不日就一命呜呼了,后来御史陈玉和刑部主事孔奇复审此案,并给袁璘验尸后,以袁璘病死结案。

案子好像平静的结束了,但是这却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东厂提督太监杨鹏的义子与满仓儿有些渊源。

他找到袁璘之妻唆使她去找自己的义父伸冤,并找到之前说的那个从人贩子手里买走满仓儿的乐妇张氏。

逼迫她做伪证说这个满仓儿是自己的妹妹,不是卖到周彧家的那个。

后来袁氏找到了杨鹏申冤,杨鹏遂将此案报于孝宗,孝宗认为此事关乎人命不可小视,于是命令锦衣卫和东厂详查此事。

但是由于他们之间的利益纠葛,也由于三家当事人各执一词,这个案子在锦衣卫和东厂的审理下,并没审出个所以然。

最后又交由三法司会审,才查明真相。

满仓儿等当事人也都受到了应有的刑罚,这是孝宗重视三法司,压制宦官机构滥用权力的结果,这个案子的办结也大大改善了当时民间的社会风俗环境。

二、宦官宦海难断真,小案子惊动皇帝是有历史原因的

孝宗是一个道教徒,是一个清心寡欲的人,他一生只拥有一位皇后,并无其他女子陪王伴驾。

他父亲宪宗留下的浪费钱财的僧人全部处罚了,并且把之前怂恿他父亲豢养这些人的李孜省、邓常恩等也都处罚了。

自此掏空明朝家底的人被诉诸干净,孝宗又继续重新执行明太祖的旧制,不再重用太监,锦衣卫的地位也恢复到了原有位置,三法司也进入到正常的状态中。

所以才有了前文的三法司最终查明了这件案子,让该受到惩罚的人都受到了惩罚。

孝宗之前宪宗、英宗和宣宗都是非常宠信太监的,宣宗还准许太监入学堂读书识字,甚至请文渊阁大学士这些人来讲课。

这一条就已经违反了明太祖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的法令了,可见成祖之后明朝的皇帝都已经偏向赋予宦官重大权力了。

宣宗允许宦官读书识字,目的是让他们帮助自己批阅奏章,而英宗就更荒唐了,他可谓是开辟新高度了,英宗继位年纪尚小,玩心很重。

英宗身边的太监王振特别懂得投其所好,总能给英宗找到很多好玩儿的东西。

所以英宗越陷越深,也越来越离不开王振,而王振越来越得宠,势力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跋扈。

英宗早逝,宪宗继位,宪宗比英宗还要荒诞的多,宪宗滥用封赏,养了一堆闲。

听从“当道者”的意见,安排了一堆肥差给亲信太监的拥随者,直到宪宗驾崩这种情况仍然严重,最后孝宗继位时,明朝的财政已经疲软不堪。

孝宗只能大刀阔斧的裁员,并且深知造成今天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宦官,试问孝宗怎能不厌恶宦官,于是孝宗在位期间,重用三法司,重启朱元璋旧制。

不再重用太监,所以明孝宗期间朝廷也恢复了难得的清净,而民间发生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也只有满仓儿一案而已。

而孝宗也亲口说过这样一句话“与我共天下者,三公九卿也”,可见三法司在孝宗心目中的地位是高于两厂和锦衣卫的。

但是好景不长,即孝宗驾崩后,武宗、世宗等明朝后期的皇帝继位时,又开始重用太监,而太监擅权也成为了家常便饭。

日后出名的太监如刘瑾、魏忠贤等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都可以称得上是王振的学生了,因为擅权始于王振,而魏忠贤等人只是把这项技术运用的更加娴熟罢了。

自此以后,明朝朝廷就变成宦官一手遮天,于谦等贤臣要么被害死,要么被流放,要么被告老还乡,对不服西厂的官员和百姓宦官对其施以酷刑。

最后这些人死于狱中,明朝就此滑向深渊永无翻身之日,东西厂的产生源于锦衣卫的创建,所以后世有明朝亡于锦衣卫的说法。

结语:

我们借着满仓儿案,简单的说了锦衣卫、东西厂的关系,从这三者关系上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明朝的司法制在后期之所以遭受到严重破坏。

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皇帝为了制约锦衣卫而设立了东西厂,而这三个结构的内卷,导致皇权的威力最终是凌驾于司法之上的。

善于察颜观色的宦官就有效的利用了这一点,利用权力机构的内卷,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宦官来民间办案,收取贿赂,无恶不作。

把民间闹得鸡飞狗跳,百姓有苦难言,严重破坏了民间的社会秩序,我们不难总结,权力的滥用是破坏明朝正常社会秩序的关键。

通过满仓儿案中孝宗的处理方式,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个国家执法机构的重要性,并且对权力的约束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把各部门之间的权力范围划分清楚,并且严格遵照执行,一个国家的法律秩序才能井然有条。

法律秩序井然有条了,社会秩序才能够正常,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和百姓的面貌才能是好的。


参考文献:

《明通鉴》

《孝宗敬皇帝实录》

《宣宗章皇帝实录》

《明史纪事本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