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7336个,比上年增加4981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715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71583个,中医类研究机构38个。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院增加233个,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增加4753个。
(资料图)
通过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现,重大的事件会带来大量的产业改变,包括但不限于饮食结构、体育锻炼、社交方式以及康养保健等产业。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健康等等,使得慢性病、老年病等亚健康人群日趋增多。此次疫情的爆发给了大众一次当头棒喝,曾经说要关注身体健康的口号此时此刻才真正喊进了心里。
6月以来,全国各地多家公立中医院新开了中医馆,有的还下沉到了社区,甚至连以西医为主的公立综合医院都乘着政策东风拓展延伸开设了中医馆。与此同时,北京朝阳区在6月份有50家社区卫生中心也新开了中医馆……
如果你想了解中医院行业的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医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医院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医院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慢病发生率的提升,为中医药的"治未病"带来可观的市场需求。在健康意识提升以及消费升级催化下,中医药需求逐步释放,未来行业发展确定性增强。
基层公立中医馆的增长,离不开政策强有力地推动,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推动5年内社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100%覆盖,十四五规划也预计3年后中医机构增至9.5万家。
今年6月,北京朝阳区50家实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中医馆,并成立以公立为主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联合体。同时,云贵川、新疆、宁夏等偏远地区的中心卫生院都完成了中医馆的升级改造。
此前公立体系的中医院,主要还是以西医为主,甚至有些中医院中医占总营收的比重只有10%。近年来公立中医院积极拓展开设院外中医馆,使用纯中医手段治疗,拥有专家人才优势,加上公立医院品牌口碑的背书,在医馆市场上必然对民营中医馆产生冲击与影响。
除了公立中医院,公立综合医院也开始延伸开设中医馆,6月8日,广西钟山县人民医院也新开了一家以外治为主的中医馆。
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馆,多以“国医堂”、“国医馆”为主
这一类中医馆往往建筑面积大、专家教授多、患者流量大,还承担着教学实践功能,属于“医教研”一体的中医馆。
中医馆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由于受西方现代医学的影响,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开始大量|进现代医学的新设备技术,加之国家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健全,很多政策不能很好的落实、实施,再加上较为低廉的中医药的服务收费,种种因素限制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导致硬件设备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院有差距,中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较低,从而出现了盲目引用西方管理理念,没有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管理。
目前,民营中医馆近年来增速加快,在机构数量增长的同时,民营医馆提供的服务量却跟不上,整体呈现小、散、乱态势。新开的店多,倒闭退出市场的店也多。
目前中医馆的发展较为零散,规模也较小,形成3家以上连锁业态的品牌不超过200个,而且大部分营收情况都不乐观,近一半都处于亏损状态或者徘徊在盈亏线上下。
同时,与公立中医院相比,民营医馆更容易受人才问题的限制,会出现“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中医馆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样的两难局面。
从近代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方面的冲击对中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选拔标准上来看,中医人才的选拔缺乏个性化的体现,最终中医临床教育方面缺乏后人继承,日渐衰落。从学科建设上来看,由于目前的重点学科的评估标准以及审评条件忽视科学精神和学科思想的培养,过分重视硬件设置、学科规模以及科研奖项等方面,中医人才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很难培育出来。
受到西方医学的大力冲击,中医医疗机构逐渐西方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其特色也日渐淡化。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纯正的中医医疗机构非常少,大部分中医医疗机构变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大都是中西医的处方和诊断方法-起用,验效很多以西医手段为主,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中医特点逐渐衰败。中医医疗机构的这种趋势带给中医学巨大危机,长期以往,势必会削弱中医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中医医疗机构不但受到西医的严重冲击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质疑,其发展受到严重的打击,因而其在理论创新和-些方法研究也没有得到发展。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中医医疗机构抛弃了其传统思想,更大方面的利用西医的方法来证明中医医疗的科学及有效性。久而久之,呈现出中医医疗机构披着西医的皮毛来进行中医的研究工作。这样其学术创新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将其传统的思想也有丢失的情况,导致其与现代化进程越来越远。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3-2028年中医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