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置遗址(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资料图片)

陈军

三十多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一座沉睡河西走廊沙漠中2000多年的汉代邮驿悬泉置重回人们的视线,茫茫戈壁上它曾见证了无数汉朝与西域各国往来的珍贵历史,也对丝绸之路的通畅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次对悬泉置有所了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去敦煌市博物馆参观,看到的悬泉置复原沙盘模型,得知是汉代的一个邮驿,后来从网上查阅资料看到一些有关遗址的信息,心想找机会去现场看看。直到在一个纪录片中更加详细地了解到,悬泉置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座规模较大的官方驿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驿站遗址于1987年首次发现;199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迄今为止,是我国发现并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驿站机构。2014年6月,“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遗产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悬泉置遗址作为其中唯一的驿站遗址入选其中。看到这里,向来对于历史、古城、遗址饶有兴趣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要去一睹“芳容”。

相邀好友一同前往,一探究竟。夏末初秋,蓝天暖阳下,当悬泉置遗址渐渐逼近时,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令人穿越千年。

舍车步行进入,和朋友边走边看,据史载,自汉武帝挫败匈奴后,除了中原疆域外,西域还有乌孙国等30多国,由于通往京城长安路途遥远,人烟稀少,又缺乏食物补给。为克服这些困难,同时为便利同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沟通,促进共同繁荣,及时传达政令,西汉除设立了河西四郡外,又设置了大小多处邮驿设施,悬泉置便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与瓜州两市县交接处的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北麓戈壁边缘,东距瓜州县城60公里,西距敦煌市区64公里。南通悬泉谷悬泉水,北与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烽燧遥遥相望,是丝绸之路经过此地段的中心枢纽站。远远眺望,宛如长长的丝巾中间挽出的一个精美花结,分外夺目。

走进悬泉置遗址,遗址由坞院、马厩、灰区及其附属建筑构成。门朝东,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西南角设突出坞体的角楼。坞墙系用土坯垒砌而成。坞内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时期的土坯墙体平房,为住宿区;东、北侧为办公区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马厩3间;坞外西南部建有一组长约50米,呈南北向的马厩3间。坞外西部为废物堆积区。这里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出土文物中,以简牍文书、帛书、纸质文书、丝织品、农作物及家畜骨骼最重要,亦最有特征,是丝绸之路文化的实物证据。其中传置机关的财产会计簿、邮驿信件会计簿、粮食供应会计簿、机关人员编制登记簿、过往人员登记簿等,真实地反映了汉王朝邮驿制度的全貌。特别是两汉朝廷官员、使者和西域诸国国王、贵人、使者、使团及客商过往悬泉置的记录,生动地展现了当时丝绸之路的盛况。

据记载,汉代甘肃地区军政事务繁杂,又处于丝绸之路东段交通孔道,邮驿更为繁忙。由西域各国来汉的王侯、使节或商贸人员,各级出使西域人员和公务出行者,就在馆舍中食宿,通过馆中的车马送到下一个驿站。政府和军队的公文信件奏报,由驿站派人沿着驿路一站一站地传递各种邮件和信息。

我静静地站在遗址前,看着遗址留下少许残垣断壁,思绪飘远到古代,仿佛能听见悠扬的驼铃、急促的马蹄声,眼前还似乎浮现出牵着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的商队、手持书信快马加鞭的官员和远道而来的使者……还有那些栉风沐雨的旅人,来到此地歇息,酒足饭饱后,便继续踏上旅途。

那么,作为汉朝“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为置”的古代邮驿,为什么这个“置”叫“悬泉”呢?这还得益于汉将军李广利“刺石成泉”的壮举。

传说在汉武帝时期,被称为“贰师将军”的李广利西征大宛取得大胜班师回京,途经敦煌时,天气炎热,人困马乏,携带的水早已喝完,战士们体力不支纷纷倒在戈壁滩上。而荒山周围一直找不到水源,李广利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去找水。他来到南面山中,发现山是秃山,寸草不生,谷是干谷,滴水不见,走进山谷时却被迎面的悬崖挡住了去路,崖上还刻有“滴水石”。李广利见此不由怒发冲冠,拍打着山石说:“滴水石,不见水,戏弄行人,徒有其名,毁我三军,留它何用?”于是便拔剑上前奋力一劈,瞬间青石抖动,火花四迸;第二剑劈下去,四周黄沙四起,天昏地暗;第三剑刺进去,顿时岩石开口,一股清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涌出。战士们欢腾雀跃,争相痛饮。李广利将军开凿的悬泉水成为百里无人区内的生命之源,延续着沙漠里生命的希望。为纪念李广利将军,当地的人们便将此泉命名为“贰师泉”,也就是后来的“悬泉”,又在旁边修建了一座贰师庙,庙里供奉李广利像,并在此设置了驿站,供过往军队、使者歇息。

收起思绪静下心来,顺着朋友手指的方向望去,暗红色的火焰山连绵起伏,东面可见一峡谷,峡谷后面应该就是悬泉水了。遗址位于山下最为开阔的河谷地带,远处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一览无余。背靠大山,居高临下,而且,前有甜水井,后有悬泉水,守关就是守水,可攻可守可避风。可见古人在选择遗址位置时是经过精心考量的。

沿着铺了细沙的小路慢慢前行,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上有一个标识牌,牌上刻有“古驿道”三个大字。曾经,那些长途跋涉走来传递公文、邮件的官员,那些来自若羌、楼兰、乌孙、大宛等国的使臣在这里都留下了来去匆匆的身影……顺着木栈道前行,依次看到了置区、马厩区、戍守区等,每一个区域都用方砖在原来的建筑遗址上进行了复原,坞院院墙、角墩、坞院内与坞院外房屋建筑一目了然。

站在悬泉置遗址上,眼前不禁浮现出千百年前波澜起伏、兵荒马乱的岁月和那些早已随风消逝的过往。

返程的路上,再次回望遗址,繁华落幕,喧嚣远去,茫茫戈壁、层层碎石之下,埋藏着这座沉寂了2000多年的古驿站。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再也看不到完整的古驿站,但悬泉水依旧在山间轻快地流淌,侧耳倾听那潺潺的流水声,轻吟低唱,仿佛在向来往的游客缓缓诉说着悬泉置的前世今生。

陈 军责任编辑:陈德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