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今日16时31分
(相关资料图)
我们迎来小暑节气
俗话说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
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到了!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小暑正值初伏前后
空气湿度逐渐加大
天气渐渐由干热转为闷热
“桑拿模式”即将开启
7月11日开始正式入伏
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
这也是从2015年以来
连续第九年三伏长达40天
和小布一起来看
具体的天气情况吧
未来7天天气情况
未来7天天气:从天气预报来看,未来7天,受低涡外围气流和切变线影响,我市以雷雨天气为主,小伙伴们记得出门带好雨具~
暑气蒸腾,多汗少眠
小暑时节易感疲倦
要静心养神、补充适当盐分、避免过度劳累
保护好心脏的健康
小布这就给大家介绍
这个节气应该怎么养生~
避暑避湿
.01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此时,易感受暑热、暑湿之邪,由于出汗多,耗气伤津,容易出现周身乏力、脾胃不和等症状。因此,在小暑时节的养生要注意两个点:解暑、养心。
要保持温度适宜。暑天要避开太阳直射、避免高温活动,可以适当开空调,26℃~27℃为宜;也可以增加沐浴的次数,参加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暑湿、暑热。
另外,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解暑、健脾的食物,比如用荷叶、莲子、薏苡仁等煲汤或粥,祛湿解暑,可以说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
可以适量多吃些瓜果。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瓜果类含水量高,夏天易出汗,不仅能补充我们消耗掉的水分,还可以补充维生素。
提醒:食用瓜果时,脾胃虚寒的人群要多多注意。
小暑养心
.02
中医讲“夏养心”。夏季炎热,人们常常会觉得心烦不得眠、燥热、手心热等等,要注重静心、养心。
小暑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红豆富含铁质,不仅利水消肿,还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有行气补血之功效。
因天气炎热,血管扩张,小暑节气前后老年人容易出现体位改变时血压波动,在床上或蹲坐时血压是较为平稳的,但若起立过快,会导致头部血压锐减,从而导致身体不适,头晕,甚至摔倒。所以在起床、蹲坐起立时不要着急,最好能够活动一下四肢,不需要时间太长,半分钟即可,然后慢慢起身,从躺到坐,从坐到站或从蹲到站,从站到走,都最好间隔1分钟以上。
梳五经:
用手指梳头3次~5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再做3次。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还能预防失眠、眩晕、心悸等,做完非常舒服。
饮食忌贪凉
.03
小暑时节气候闷热,脾胃功能减弱,加上贪食生冷食物,人们更容易出现吐泻、消化不良等不适。
少食冷饮
饮食上不能贪凉,越热越要喝温水,饭后吃冷饮尤其伤脾胃。
消暑可以选择薏米、西瓜、黄瓜等食物,还需佐以葱姜蒜、香菜、韭菜等辛温之物。
清热淡补
中医讲,小暑属长夏,水气上升,要注意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饮食以淡补为主。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可适量吃些藕,有利于除烦安眠。
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助于改善因暑热导致的失眠。也可将鲜藕切片,佐以小葱清炒,味道爽口,同样也有降暑效果。
戒骄戒躁 午间补觉
.04
小暑时节之后,天气日渐炎热,容易让人们焦躁、缺乏精神。此时一定要学会稳定情绪,并且以静坐、补充睡眠等方式来调节,心脏机能养护尤为重要,应保持心情舒畅,和缓气血 。
夏季心火旺,加上天热出汗多,而汗为心之液,使心脏负担加重,一定要给心脏休息的时间。
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少,适当午睡是对精力和体力的补充。建议23点前入睡,晨练不要太早,以免影响休息。
对于体虚、睡眠不好、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应该格外注意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休息的环境,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由于天热引起的心烦意燥、晚上易醒、失眠等问题,大家可以在日常饮食搭配中加点浮小麦、酸枣仁和百合,三味药食同源的食物皆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尤其适合小暑时节。
运动宜缓 注意防晒
.05
中医认为,汗为津液所化,津和血为同源。现代人大汗淋漓的爆汗运动是对身体的无形伤害,时间久了会出现无精打采、乏力,甚至心慌等问题。
在气候炎热的小暑,运动宜缓不宜剧烈,避免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更不能挥汗如雨。
建议选择舒缓的运动或练习一些中医传统保健功法,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等都可以。
此外,夏季中午气温最高,阳气最盛,建议大家午间不要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并尽量减少外出,及时补充水分,以免津液大量流失而出现身体不适。
此时天气紫外线很强,要注意防晒,紫外线是加剧皮肤衰老的“第一杀手”。
要做好物理防晒,同时结合化学防晒,比如遮阳伞、防晒衣、防晒霜等。也可以带上太阳镜,防止阳光太强刺伤眼睛。
家里可备藿香正气口服液等防治中暑,但在开车的情况下,要注意选择不含酒精的。
来源:中国天气网 CCTV生活圈
编审:宋威
- END -
唐山发布(tangshanpress)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
◆ ◆ ◆